当前位置:军事 > 军事精彩图片 > 正文

中国察打无人机关键性能超美机 没电也能安全返航

2017-09-12 08:32:37  央视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这个形状比较奇特的工具平台,相信很多人没听过也没见过。它叫可重构柔性型架,就是可重新搭建、组合的工具平台,每架飞机的装配、维修,都离不开它;这种工具平台,可以理解为一种精准模具,确保每一架飞机装配的零部件都是标准化、模块化;它和建楼房用的脚手架有点类似,只不过这种型架更专业、更精确。尤其在两军交战时,战机受损,需要快速维护、补给,这种新型独创的柔性型架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自主研发出这种可重构柔性型架的人,叫黄海基,今年73岁,与航空机械打交道已经40多年,他所在的研发团队,独创的可重构柔性型架,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黄海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传统型架主要的弊端就是,先有飞机,然后再根据每架飞机,专门制作一个型架,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5个月;型架上面不仅零部件多,很多还是焊接的,不能移动;而且型架只能用一次,第二架飞机还得重新做一个型架,用一次废弃一个型架。浪费不说,还很难实现飞机装配零部件标准化、模块化。怎么化繁为简,改变、创新呢?

黄海基和研发人员从孩子玩的积木中得到启示。将传统型架焊接部分的160多个零部件,改为可以自由伸缩、高低长短可灵活调节的13个品种,而这13个品种又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真正达到多、快、好、省,基本解决了飞机装配、维修平台的问题。为保证这种柔型架的框架结构,确保不变形、不走样难题,黄海基和研发人员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定位销,也叫锁紧销。

黄海基告诉记者,这种独创的定位销,确保了型架框架结构不变形,精准度控制在正负误差0.1毫米以内。此外,为了让框架上的每一个零部件也精准到位,黄海基研发团队又发明了一种膨胀定位销,保证了可重构柔性型架的精确度。

2013年,该两项发明已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家空白,先作为一个器械标准,逐步把它升成国家标准,应用范围比较广。

 
扫描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