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
当前位置:国防军事频道 > 红色武乡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2022-05-24 10:29:26 来源:新华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新华社太原5月23日电 题:“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新华社记者魏飚

上午9点,93岁的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村民肖江河吃过早饭后,来到家附近的八路军总司令部砖壁旧址。“过去进村只有一条很窄的山路,毛驴背上驮着口袋,过去后蹭的都是土。”

一面靠山、三面临崖的奇特地形,让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砖壁村成为八路军总部驻地的绝佳选择。1940年,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指挥部就设在砖壁村。肖江河曾担任儿童团团长,在抗日战争时期负责给驻扎在此的八路军站岗放哨。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30多年来,只要身体允许,肖江河一直在为参观者讲述八路军在砖壁村的故事。“当年的进村小路已经大变样了,成了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5月18日,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肖江河(右)和孙子肖建廷回忆八路军在砖壁的故事。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八路军故乡”。当年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武乡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砖壁村党支部书记李丽杰说,越来越多人知道了砖壁村,人们来这里回忆抗战的艰辛,感悟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很多游客还会在村里住上几天;如今村里已经有38家农家乐,25个民宿院落。46岁的张国兵是“农家乐第十号饭店”的男主人,他说:“现在虽然不算旺季,但每天也有四五十人来用餐。”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5月18日,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村民张国兵(左)在自家的农家乐里为客人准备饭菜。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李丽杰告诉记者,发展旅游给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2010年砖壁村人均收入仅为2640元,2021年达到了将近9000元。

在距离砖壁村13公里的王家峪村,游客中心和宾馆已经落成,新修建的广场满眼绿植,路边工人师傅正在调试路灯和进行墙面美化。抗战时期,王家峪村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多年来人们慕名而来。

“这两年村里建设改造力度非常大。”王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文说,得益于上级资金扶持,村里110多户村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问题和村内环境污染问题。

30多户村民自制的千层鞋底儿、棉布老虎、八路军娃娃、红星杨挂坠等工艺品,以及自家种的小杂粮吸引了外地游客购买。李志文说,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越来越多村民会吃上“旅游饭”。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5月18日,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王家峪村,村民胡树青在为村里的植被浇水。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变化的不只是村容村貌。在下北漳村村民暴晋先眼里,村子美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谈到过去,暴晋先说,村里没人住的老宅房顶都是塌的,村里道路遍地垃圾。“现在村子犄角旮旯都干干净净,人们都说下北漳村变美了。”

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说,相比砖壁村和王家峪村,下北漳村的红色气质有着独特的“文艺范儿”。1940年初,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在下北漳村成立,在太行山根据地形成一支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队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潮。

如今,修葺一新的下北漳村“前方鲁艺”旧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5月中旬,记者见到驻村的讲解员赵蕾,她告诉记者,一上午就接待了来自省内外的三批参观者,人们一致的感觉是村庄虽然小,但是精致、清新。

旅游还带动了土特产销路。近年来,村民家里的小米、蜂蜜等特色产品成为重要的增收“宝贝”。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2021年,武乡“旅游+乡村振兴+乡村农家乐+土特产销售”旅游新业态共带动2105户6489人就业增收。搭乘红色旅游的快车,“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年来谷子年种植规模稳定在10万亩,年产量达4000多万斤,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

初夏时节,行走在武乡山间宽阔平整的道路上,一幅青山绿水的太行画卷徐徐展开,红色旅游带来的全新改变仍在继续。

热点推荐

红色文化浸润乌蒙大地——贵州省毕节市军地合力抓实国防教育纪事

红色文化浸润乌蒙大地——贵州省毕节市军地合力抓实国防教育纪事

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1935年,中央红军转战贵州,南渡乌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2022.11.15 中国国防报
这群火箭军官兵坚守地下"龙宫",在默默无闻中孕育惊天雷霆

这群火箭军官兵坚守地下"龙宫",在默默无闻中孕育惊天雷霆

他们坚守在地下“龙宫”,常年担负导弹测试操作、维护保养任务,将青春热血融入练兵备战,精心呵护着大国长剑,在默默无闻中孕育着惊天雷霆。

2022.11.15 解放军报
梦天舱内,神十四航天员解锁“太空划船机”

梦天舱内,神十四航天员解锁“太空划船机”

梦天实验舱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完成“T”字基本构型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梦天舱内完成了货包整理、设备安装等工作,并且解锁了“太空划船机”——微重力抗阻锻炼装置。

2022.11.15 载人航天小喇叭微博

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

解放军报北京11月14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11.15 解放军报
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有了全新身份

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有了全新身份

她是我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她是飞行梯队长机飞行员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她又驾机带队飞过天安门……这位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如今有了全新身份成功圆梦她

2022.11.15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9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2.11.15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5日7时2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2022.11.15 新华网
中国航展见证高新科技与共享市场

中国航展见证高新科技与共享市场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批中外航空航天高精尖科技产品齐聚广东珠海,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座中国南方的港口城市。

2022.11.14 新华社
一家四代从军是什么体验?

一家四代从军是什么体验?

参军入伍,不负韶华一家连续几代接力从军,薪火相传是什么样的体验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四代接力从军,85年家国情怀今年9月

2022.11.14 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号
180秒回顾2022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180秒回顾2022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举行。新华网带大家180秒回顾航展的高燃瞬间。

2022.11.14 新华社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按计划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22.11.14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天舟五号发射任务全回顾

天舟五号发射任务全回顾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与不懈工作。

2022.11.14 新华网
披星迎霞!看地靶实弹训练超燃现场

披星迎霞!看地靶实弹训练超燃现场

日前,滇东大地某机场,战鹰列阵,蓄势待发。“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战机刺破夜幕直扑某指定空域。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的拂晓飞行训练及实战化地靶实弹训练拉开序幕。

2022.11.14 南部战区微信公号
“那一年,我们能展示的飞机只有三四架……”

“那一年,我们能展示的飞机只有三四架……”

第14届中国航展圆满收官航空摄像师周闽26年来拍下100多万张中国战机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和技术创新的飞跃发展周闽是一名专业航空摄像师也是一名空军后代受他父亲影响从小

2022.11.14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

活动聚焦

第五届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 2022年征兵宣传专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