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是解放军海军“现代”级驱逐舰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进口的第一艘“杭州”由我国自行展开的中期升级工作进入尾声,进口的最后一艘“宁波”号也刚好来华10年整。毫无疑问,中国当时引进4艘“现代”级驱逐舰对于我国海军特定时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来源:北国防务)
近日,俄罗斯历史悠久的《造船》杂志在2016年第5期的刊物中提到了中国引进“现代”级背后的一些故事。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发展新的海军学说,内容包括建立基于“主动防御战略”的海军,要能够在海上击退来犯之敌,并不排除对敌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海军专家看上了956型“现代”级驱逐舰,选择的标准“无疑”就是舰上“震撼”的武器系统和区域防空能力。
1992年,俄罗斯总统签署法令批准向中国出售2艘956E型驱逐舰,相比基础设计,出口型号会有些许区别。舰上虽然保留大部分基础设备,但考虑到是在南方湿热地区服役,部分设备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同时也必须对全部操作文件进行根据出口特征进行修改。
1993年,应中国军方邀请,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现代”级驱逐舰“快速”号和“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访问青岛。此访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让中方海军高层和专家,熟悉俄军“现代”级等“现代化舰艇”。
为此,俄方专家也以民间身份来到青岛,进行了交流会面。彼时,中国已经对引进2艘“现代”级驱逐舰签署协议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同时还包括供应弹药、卡-28反潜直升机、油料、零部件以及长期保障等相关协议。
此外,双方的合作还涉及船员训练,靠泊港口的基础设建设(包括弹药储藏地点、建立维修标准等等)等。1997年,中俄两国政府间正式签署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现代”级驱逐舰的协议,同时还包括上述的5项附属协议。
中国引进的这两艘“现代”级均为苏联时期未完成,而俄罗斯海军又无力购买的“半成品”。在舰艇的建造过程中,中国的专家来到了负责建造的北方造船厂,以根据合同检查舰艇的建造状态并签署支付文件。
在一次访问中,舰艇已经在系泊试验阶段,中方人员认为舰艇应该符合解放军海军的特征,要求撤掉象征苏联的红色五角星。
作者认为,后来舰艇上部被涂上明亮的颜色也都是要符合中国特征。作者还表示,舰艇被涂上“136”、“137”的舷号后“明白”了其中的“1”代表着1级舰艇。
1999年12月25日,解放军海军和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签署接收测试的文件,136舰“杭州”号降下圣安德烈旗,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旗。2000年1月初,“杭州”号离开工厂,同年2月初抵达舟山举行了隆重的入列仪式。
2000年11月25日,137舰“福州”号签署了接收文件,2001年1月底抵达舟山。作者还在文中提到,2001年2月底,中俄还签订了俄罗斯帮助中国发展052B型驱逐舰的政府间协议。
两艘“现代”级来到中国后表现不错,加上当时的局势,中国随即在2002年增购了2艘改进的956EM型“现代”II级驱逐舰。有意思的是,相比《造船》杂志中提到的前2艘“现代”级交易的平稳,“现代”II级驱逐舰的引进则火药味十足,且权斗痕迹明显。
“现代”级驱逐舰一直由北方造船厂负责建造,为了拿到“现代”II级的的订单,该厂已经投入大笔资金购买了钢材及设备,还向设计单位垫付了设计改动费用。
可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却在后来突然宣布,要公开招标建造厂家,最终同在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造船厂以低报价拿到了订单。
这种情况,北方造船厂当然不愿意,最后两家船厂激烈冲突,问题不断闹大到莫斯科。订单后来还是回到了北方造船厂,但波罗的海造船厂还是不甘示弱,仍扬言不向前者提供必须的建造必须的重要部件,最后才由普京定调平息了纷争。
近十五年来,中国建造全新水面作战舰的数量位列世界第一,大量老式的051驱逐舰和053护卫舰相继退役。
对于在上世纪90年代服役的几艘052、051C等型号的驱逐舰,由于舰体并不老旧,所以中国海军进行了改进升级工程,现在终于在进口的现代级驱逐舰上开花。
其他三艘现代级驱逐舰也将会陆续升级,改装工程完工后,东海舰队的核心战斗力,必将上升一个大台阶!
现代级驱逐舰到中国已有10年:现在升级改装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