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
当前位置:国防军事频道 > 国防文化 > 动态信息 > 正文

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2022-02-17 10:40:41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 微信 微博

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写在前面

戍守在雪域高原的第77集团军某旅,流传着不少特别的习俗。这些发轫并延续在高原部队中的军营习俗,或像一幅幅描绘着基层军旅生活的“微缩景”,或像一帧帧定格了高原军人风貌的“剪影画”,无不诉说着独属于这片热土的“风花雪月”和边关卫士的家国情怀。初春时节,在该旅采访的记者从中采撷几项具有代表性的习俗,以飨读者。

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夕阳西下,当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哨兵身上时,他的身影便与远处的雪山一起,定格成一幅美丽的影像。付裕摄

在边关军营,每当有官兵收到亲人寄来的家乡特产,都会主动与战友分享——

“百家宴”中的家乡味道

中火烧油,炒葱姜蒜出味,放入“秘制辣酱”大火爆香,随后转小火焖炖收汁……揭开锅盖,随着水雾沿灶台升腾四散,一道香气浓郁的东坡肘子被端上了第77集团军某旅九连的餐桌。

掌勺这道主菜的,是来自四川眉山的上等兵易北辰。他告诉记者,东坡肘子是自己家乡的一道名菜,而他刚刚用到的“秘制辣酱”,正是父亲自制并寄来的,“新兵下连后,吃了那么多次‘百家宴’,这回终于轮到我来好好露一手!”

易北辰所说的“百家宴”,是该旅的一项特有习俗。每到官兵生日或逢年过节,内地的亲人大都会寄来一些家乡特产,以解戍边战士的“乡思之馋”。于是,每当有官兵收到来自家乡的特产,或请炊事班代劳,或自己动手掌勺,主动同战友分享“家乡味道”。就这样,这个被称作“百家宴”的习俗便延续了下来。

元宵节前的这个周末,寄到军营的快递也比往日要多一些,仅在九连,就有6名官兵收到了来自家乡的包裹。其中,就有从湖南韶山寄给中士陈国栋的一个大纸箱。

拆开外包装,从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匆匆走进炊事班,陈国栋早已迫不及待想早点尝到久违的“家乡味”。和易北辰不同,如果说刚才那道工序复杂的东坡肘子是一幅“工笔画”,那么陈国栋带来的则是一幅“大写意”——大火、宽油、撒料、爆炒,短短三五分钟,一道爆炒腊肉就新鲜出锅了。

“我们湘伢子春季喜吃腊,当兵7年来,每年立春家里都会寄腊肉过来。”夹起一块腊肉送入口中,被味觉勾起的家乡记忆让陈国栋似乎一时忘了,此时他正身在距家近4000公里的高原军营,言语中不自觉地蹦出乡音。

做法正宗的东坡肘子、用料考究的爆炒腊肉、清爽可口的青团……在这个平凡的周末夜晚,一桌承载着乡味、乡情的“百家宴”被摆上了高原军人的餐桌。

“还是老规矩,在开饭前都和家人通个电话、道个平安。”随着连长贾辉一声招呼,东北话、关中腔、川渝调、吴侬软语齐上阵,中间还夹杂着藏语和维吾尔语。顿时,不同地域的乡音方言交汇在这处被称作“中国边关”的地方。

“恁(您)看,俺们聚餐嘞。”面向手机屏幕咧嘴一笑,贾辉操着正宗的河南方言,又一次说出了那句他最常向母亲说的话,“娘别担心,儿在这边好着嘞!”

在这个旅,军嫂来队堪称是一件大事,请看——

给军嫂最贴心的关爱

“老司,你还有工夫在这‘绣花’?还不抓紧出发!”

午饭过后,第77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司超超打开水龙头刚准备洗碗,就被连长李金豹“赶”出餐厅,去坐旅机关派来的一辆公务用车。临行前,李金豹捧出一束鲜花递到司超超手中:“大冬天的这花可不好买,我提前一周从网上订的。知道你想不到这些,就算是我替连队送你的!”

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元宵节前夕,5名来队探亲的家属同时抵达该旅营区,官兵们以饮料当酒为她们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宴”。月斓霖摄

所谓“近亲情怯”,一路翻山越岭,汽车离机场越来越近,司超超的心情也越发忐忑。经过短暂的等待,他期待的那架航班终于平稳落地——在经过近10个月的别离、辗转4000多公里后,妻子王慧君终于穿过人群,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还学会浪漫,知道送花了?”“呃……是连长送你,不,是连队送给我,让我送给你的。”

虽然嘴上笨拙,但“宠妻”的司超超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意:只见他从妻子手中接过大包小包背在身上,又腾出左手紧紧地将妻子的手攥在手心。

重新回到车上,驾驶员已经提前将氧气袋、血氧仪、红景天口服液、高原护肤霜等“军嫂来队套装”放置在座椅上——因担心军嫂出现高原反应,旅里专门为每名前来探亲的军嫂都准备了整套医疗物资。

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每逢军嫂来队,该旅机关都会专门为他们拍摄“全家福”以作纪念。图为一名宣传干事在为四级军士长陈鹏一家拍摄合影。杜琪琪摄

在这座边关军营中,军嫂来队可谓大事一桩:该旅是一支移防部队,许多官兵此前已在内地安家置业,因此逾八成的已婚军人过着两地分居生活。前些年,由于单位营区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加之驻地条件艰苦,虽然饱受相思之苦,但也少有家属来队探亲。凡有军嫂前来,部队就像过节一样,用最高标准保障。

回到营区,恰逢饭点。按照“军嫂来队即过节”的惯例,连队将每周五的会餐提前到了这天晚上。“欢迎嫂子来队!希望嫂子常来!”在战士们的欢呼声中,王慧君被簇拥到了餐桌旁。

“上车饺子下车面,到了营里就是到了自己家,有啥困难随时讲!”说着,营教导员赵旭峰将一碗香气扑鼻的阳春面端到王慧君面前。随后,他又递来一个封面印有“军嫂礼包”字样的红色信封,“里面有咱卫生连、修理队、快递收发点和生活超市的联系卡,需要啥随时打电话,都能提供上门服务。此外还有健身卡和图书借阅证,去了刷卡就行……”

晚饭过后,司超超带着妻子来到家属区——在完成正常战备训练的情况下,家属来队的官兵可以选择轮休,在休息时间回到公寓陪伴亲人。“知道你来队,连里调整了我这个月的值班,还准了我这几个周末外出的假。到时候好好陪你到周边景点逛逛。”司超超憨厚一笑。

掏出钥匙,打开临时来队家属住房房门,虽说这只是间临时住所,可条件却丝毫不比王慧君在老家的住处差:无线网络、智能电视、热水器、电磁炉、壁挂式暖气……窗明几净的公寓房,各类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夕阳西斜,盏盏灯光从各家各户的窗户透出,温暖了整个家属区。望向远处掩映在晚霞中的雪山,王慧君读懂了军人特有的浪漫,她向丈夫道出心声:“告诉你个事,我决定以后多来探亲。”

我的高原“见面礼”

■第77集团军某旅列兵李锦龙

清澈透亮的蓝天中,不时有雄鹰飞过雪山之巅……对于眼前的这幅高原景致,我并不陌生。

由于学生时代喜欢阅读旅游杂志,我对西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向往。4年前,进入大学后的首个暑假,我就用省下的生活费,完成了首次西藏之旅。随后,我又先后3次重回高原,在许多雪山冰川间留下了足迹。

出于对高原的热爱,在去年报名参军时,我在服役意向一栏填下了“西藏”。幸运的是,我梦想成真。结束了在内地的新兵训练,今年开春,我如愿走进这座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军营。

从军营习俗感悟高原军人家国情

每当新兵初上高原,该旅都会组织他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30公里山地行军拉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课目。图为新战士们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徒步行军。贾文鑫摄

初下连的日子很轻松。由于担心我们出现急性高原病,按照惯例,在刚上高原的半个月调整期内,除循序渐进参加适应性训练外,新战士被禁止参加剧烈运动。

半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对高原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一场新的考验也随之如期而至。

“来到高原这么久,明天让大家见识见识它的严酷。”新兵调整期结束的那天晚点名,连长宣布了一项“老规矩”:按照惯例,适应性训练的最后,新兵要以一次30公里的山地行军拉练作为高原“见面礼”。

“坚持走到终点,你就算是在高原站稳了脚跟!”连长为我们大声鼓劲。“区区30公里而已,在新兵连时就走过。”我在心中默默嘀咕。

头戴钢盔,手持步枪,身披战斗装具,脚蹬作战靴……出发后,全副武装的我们格外兴奋,高唱着激昂的战歌,我和战友们把脚印留在高原山地的一道道沟壑间。

走出3公里,四周景色宜人,我也神色轻松;行至10公里,周围已是白茫茫一片,而我虽然有些疲态,但问题不大……然而当行程过半,我逐渐感受到了异样:身上的装备为啥越来越重?脚下的步子怎么越来越沉?为什么明明张着嘴喘着粗气,可肺却像个漏了气的“破风箱”,憋得我心发慌?

“怎么样,高(原)反(应)了吧?初上高原都这样!”班长过来鼓励我,“坚持一下,老兵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气喘吁吁、口干舌燥、头痛欲裂、四肢无力……随后的半程行军,被高原反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我,除了盼望拉练能够早些结束外,已顾不上欣赏沿途的任何风景。

和不少新战友一样,我是被几名老兵合力架着、狼狈不堪地通过终点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这场“见面礼”的意义:对于常人而言,高原以壮美示人,而对于军人而言,高原常显示出严酷的另一面。作为一名高原军人,想要征服高原,就必须通过严格训练、科学训练,提高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能力。

编余小议

从习俗中读懂高原军营

习俗是一个群体最生动的文化表现符号。当军营里的一条规定、一个传统、一种做法沉淀成文化,便有了习俗。追根溯源,就会发现这些军营习俗背后都有独特的产生背景,都展示着人民子弟兵的良好风貌,都承载着这支人民军队的红色底蕴。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土壤会孕育出不同的风土人情。正如在这片被称作“高原军营”的土地上,当“故乡”与“雪域”重叠,当“离别”与“团圆”交织,当“苦寒”与“青春”相遇,诸如连队“百家宴”、高原“鹊桥会”、山地“成人礼”等一系列特属于这片热土的“军营习俗”便应运而生。

习俗因其蕴含的文化而富有生命力。虽然随着岁月变迁,许多源自高原军营的习俗其发端已无从考证,但那些传统却早已凝聚成时光里的情怀,随着那些高原人、边关景一起,在广袤雪域上如不灭的灯火般闪烁,辉映过去,照亮未来。

(作者:李佳豪、贾文鑫、月斓霖、付 裕)

热点推荐

红色文化浸润乌蒙大地——贵州省毕节市军地合力抓实国防教育纪事

红色文化浸润乌蒙大地——贵州省毕节市军地合力抓实国防教育纪事

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1935年,中央红军转战贵州,南渡乌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2022.11.15 中国国防报
这群火箭军官兵坚守地下"龙宫",在默默无闻中孕育惊天雷霆

这群火箭军官兵坚守地下"龙宫",在默默无闻中孕育惊天雷霆

他们坚守在地下“龙宫”,常年担负导弹测试操作、维护保养任务,将青春热血融入练兵备战,精心呵护着大国长剑,在默默无闻中孕育着惊天雷霆。

2022.11.15 解放军报
梦天舱内,神十四航天员解锁“太空划船机”

梦天舱内,神十四航天员解锁“太空划船机”

梦天实验舱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完成“T”字基本构型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梦天舱内完成了货包整理、设备安装等工作,并且解锁了“太空划船机”——微重力抗阻锻炼装置。

2022.11.15 载人航天小喇叭微博

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

解放军报北京11月14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11.15 解放军报
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有了全新身份

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有了全新身份

她是我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她是飞行梯队长机飞行员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她又驾机带队飞过天安门……这位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如今有了全新身份成功圆梦她

2022.11.15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9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2.11.15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5日7时2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2022.11.15 新华网
中国航展见证高新科技与共享市场

中国航展见证高新科技与共享市场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批中外航空航天高精尖科技产品齐聚广东珠海,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座中国南方的港口城市。

2022.11.14 新华社
一家四代从军是什么体验?

一家四代从军是什么体验?

参军入伍,不负韶华一家连续几代接力从军,薪火相传是什么样的体验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四代接力从军,85年家国情怀今年9月

2022.11.14 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号
180秒回顾2022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180秒回顾2022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举行。新华网带大家180秒回顾航展的高燃瞬间。

2022.11.14 新华社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按计划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22.11.14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天舟五号发射任务全回顾

天舟五号发射任务全回顾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与不懈工作。

2022.11.14 新华网
披星迎霞!看地靶实弹训练超燃现场

披星迎霞!看地靶实弹训练超燃现场

日前,滇东大地某机场,战鹰列阵,蓄势待发。“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战机刺破夜幕直扑某指定空域。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的拂晓飞行训练及实战化地靶实弹训练拉开序幕。

2022.11.14 南部战区微信公号
“那一年,我们能展示的飞机只有三四架……”

“那一年,我们能展示的飞机只有三四架……”

第14届中国航展圆满收官航空摄像师周闽26年来拍下100多万张中国战机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和技术创新的飞跃发展周闽是一名专业航空摄像师也是一名空军后代受他父亲影响从小

2022.11.14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

活动聚焦

第五届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 2022年征兵宣传专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