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是一个国人振奋、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时刻
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航母上实现起降
中国海军正式进入航母时代
从此,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大幕就此拉开
你知道吗
10年间,舰载机飞行员叱咤海天的背后
有一大批保障官兵的默默托举
他们有的不上蓝天却心在苍穹
他们有的不曾驾驶战机翱翔云端
却见证了一批批舰载机飞行员逐梦海空的高光时刻
让我们到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去了解一下
飞行教官:
他们是飞行学员飞上航母的引路人
呕心沥血,甘之如饴
对每一个飞行动作负责
对每一次飞行负责
对每一次成长负责
更对海军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和战斗力负责
每一次严厉批评都是一次教诲
在点滴中教会学员憧憬舰载飞行
更要敬畏舰载飞行
模拟机训练室,教官总是那样严肃
学员通过资质认证的那一刻,教官总是那样开心
感恩相遇、不负海天
强军路上,奋飞向前
着舰指挥官(LSO):
无论遇到何种特情
无论飞行员的偏差有多大
修正是否及时精准
LSO自身都会镇定自若
并把这种镇定传达给飞行员
然后理性地分析、冷静地处理
在极短的时间里帮助飞行员保持良好心态、及时修正偏差
LSO熟悉每名飞行员的性格特点、操纵习惯
根据不同人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应激控制能力
口令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没有一个舰载机飞行员可以在没有LSO的情况下安全着舰”
LSO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另一双眼睛
也是飞行员安全着舰的定海神针
场站兵:
飞行,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场务兵、通信兵、警卫兵、炊事兵、气象兵……
多个岗位联合运行、体系作战
头顶雨雪风霜,历经星辰斗转
战机的每一次安全起降,都有场站兵的身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跨昼夜、多机型、多跑道
他们把责任和使命举过头顶
把忠诚和奉献铺成通天大道
读懂场站兵的每一分每一秒
你就读懂了“守正创新 甘当幕后 献身舰载”的无名英雄
机务兵:
一手托举战友生命,一手托举国家宝贵财产
这是舰载机务兵的至高荣誉
冒严寒,顶酷暑
他们用平凡坚守,护航飞鲨高飞
外场就是战场,保障就战斗
扳手解刀就是武器
在每个铆钉,每次保障中叫响
“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
“零差错,零疏漏”的敬业精神
诠释着机务兵的执着与坚守
更体现出他们对国家财产负责
对战友生命负责
对战斗力负责的极端责任感
一句“有我在 放心飞”的自信和担当
为战机插上安全的翅膀
他们是飞鲨冲天的安全密码
特装兵:
他们被称为“甲板彩虹”
航母上怎么飞,陆上就怎么练
暖机、展机翼、滑行……
“黄色马甲”的引导员十几个引导动作一气呵成
细致检查,不放过一丝隐患
“白色马甲”的安全员练就了“火眼金睛”
拉索、卸索、换索、对接……
“绿色马甲”的阻拦索保障员为“飞鲨”回家
铸就了安全通道
着舰引导员利用光学助降灯和引导雷达
时刻照亮“飞鲨”回家的路
一大批甲板之下的保障官兵
见不到战机模拟着舰的震撼
却如螺丝一般,铆在各自的岗位上
飞鲨冲天舞苍穹,“马甲军团”作天梯
逃逸救生教员:
他们的战位在训练泳池中、在大海上
只为帮助飞行员锻造更加坚硬的翅膀
未来海上作战态势瞬息万变
战场环境复杂
逃逸救生训练是飞行人员航空救生中最关键
风险最高的环节
从训练模拟装备的建造、训练科目的设计
以及训练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教员们突出真实性和实战化特点
培养飞行人员海上逃逸救生物品使用
和水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他们在海上的生存率
保障生命力就是保存战斗力
测控兵:
他们被称为“隐形的飞行教官”
“飞鲨”的每一次起降,都有他们监测记录的身影
每一次飞行结束,他们会制作包括飞行速度、姿态、轨迹等飞行信息的飞行质量评估报告
帮助飞行员飞行一次,总结一次,提高一次
紧盯科技创新,不断完善评估系统
先后完成装备科研项目30余项
申报专利20项
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15人
荣誉的背后,是中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的一个个历史瞬间
朝起一轮新日,剑破九天苍穹
十年,大国重器,振翅海天
十年,改革强军的足迹愈加铿锵
循着“飞鲨 ”冲天的航迹
我们看到了一双双培育、托举“飞鲨 ”翱翔的手
“飞鲨 ”上舰十年
致敬,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
致敬,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作者:姜涛 周刚 倪帅 楚佳星 朱庆磊 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