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
当前位置:国防军事频道 > 国防教育 > 动态信息 > 正文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2020-08-24 10:38:07 来源:新华社
分享: 微信 微博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中)穿着正压防护服准备进入“红区”采样(2月10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摄)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题: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王逸涛、邵龙飞、庄颖娜

“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4月16日,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以这条微信,告别了鏖战81天的江城武汉。

从寒冬到初夏,他奋战抗疫一线,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和多重病原检测三位一体的“新冠病毒精准诊断”检测平台;针对血液、尿液等标本开展研究,提出有效提高病毒核酸检测灵敏度的新思路;深入医院ICU病房,近距离进行气溶胶采样,开展新冠病毒传播规律研究……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7月22日摄)。新华社发(邵龙飞摄)

逆行,源于使命

大年初二,凌晨1点半。休假中的张晓鹏接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的电话:“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

“马上赶回来!”他和妻子带着8岁的孩子连夜开车回北京。

类似的情况,张晓鹏不是第一次遇到。

“非典”疫情肆虐时,面对上级下达的“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张晓鹏和战友们在陈薇院士的带领下,坚定与病毒对抗到底。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他和战友们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近一周没踏出实验室的门。

最终,团队成功打通干扰素大规模发酵工艺环节,突破“重组人干扰素ω”产能瓶颈。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出征武汉,张晓鹏认为:“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在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实验(7月22日摄)。新华社发(邵龙飞摄)

为生命鏖战

1月26日晚,军事医学专家组飞抵武汉。当时,武汉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

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搭建起来。随后,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和同事们开启紧张的检测工作。

他们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小时以内,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人份。

那段时间,张晓鹏每天完成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后,还会“扎”入另一间“实验室”——一个存放物资的仓库。

没有实验边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够,他就跪在泡沫板上,用几乎趴着的姿态调试仪器设备,展开研究攻关。

很快,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搭建起来,可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蛋白和S蛋白的IgM、IgG抗体,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冬春之际,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一大挑战。

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快速建立起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

从“提速”到“全面升级”,他们帮助临床一线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在武汉抗疫一线,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晓鹏(右)和陈薇院士(左)讨论核酸检测实验结果(2月29日摄)。新华社发(邵龙飞摄)

人民至上

“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张晓鹏牢记陈薇院士常说的这句话。

抵达武汉的第4天,张晓鹏接到一项新任务——随军事医学专家组研究员曹诚赴金银潭医院进行气溶胶采样。

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检验科到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科研战士”的身影。

在ICU病房采样时,他目睹了医护人员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医护人员一次次奋不顾身地“冲锋”,让张晓鹏感觉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

克服重重险难,他们成功获得第一手检测数据,迅速展开综合评估和研究,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与,非常荣幸!”张晓鹏欣慰不已。

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如今,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战斗”……

热点推荐

红色文化浸润乌蒙大地——贵州省毕节市军地合力抓实国防教育纪事

红色文化浸润乌蒙大地——贵州省毕节市军地合力抓实国防教育纪事

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1935年,中央红军转战贵州,南渡乌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2022.11.15 中国国防报
这群火箭军官兵坚守地下"龙宫",在默默无闻中孕育惊天雷霆

这群火箭军官兵坚守地下"龙宫",在默默无闻中孕育惊天雷霆

他们坚守在地下“龙宫”,常年担负导弹测试操作、维护保养任务,将青春热血融入练兵备战,精心呵护着大国长剑,在默默无闻中孕育着惊天雷霆。

2022.11.15 解放军报
梦天舱内,神十四航天员解锁“太空划船机”

梦天舱内,神十四航天员解锁“太空划船机”

梦天实验舱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完成“T”字基本构型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梦天舱内完成了货包整理、设备安装等工作,并且解锁了“太空划船机”——微重力抗阻锻炼装置。

2022.11.15 载人航天小喇叭微博

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

解放军报北京11月14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11.15 解放军报
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有了全新身份

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有了全新身份

她是我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她是飞行梯队长机飞行员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她又驾机带队飞过天安门……这位圈粉无数的超帅女飞如今有了全新身份成功圆梦她

2022.11.15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3星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9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2.11.15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天舟四号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顺利完成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5日7时2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2022.11.15 新华网
中国航展见证高新科技与共享市场

中国航展见证高新科技与共享市场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批中外航空航天高精尖科技产品齐聚广东珠海,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座中国南方的港口城市。

2022.11.14 新华社
一家四代从军是什么体验?

一家四代从军是什么体验?

参军入伍,不负韶华一家连续几代接力从军,薪火相传是什么样的体验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四代接力从军,85年家国情怀今年9月

2022.11.14 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号
180秒回顾2022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180秒回顾2022中国航展精彩瞬间

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举行。新华网带大家180秒回顾航展的高燃瞬间。

2022.11.14 新华社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按计划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5日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22.11.14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天舟五号发射任务全回顾

天舟五号发射任务全回顾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与不懈工作。

2022.11.14 新华网
披星迎霞!看地靶实弹训练超燃现场

披星迎霞!看地靶实弹训练超燃现场

日前,滇东大地某机场,战鹰列阵,蓄势待发。“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战机刺破夜幕直扑某指定空域。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的拂晓飞行训练及实战化地靶实弹训练拉开序幕。

2022.11.14 南部战区微信公号
“那一年,我们能展示的飞机只有三四架……”

“那一年,我们能展示的飞机只有三四架……”

第14届中国航展圆满收官航空摄像师周闽26年来拍下100多万张中国战机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和技术创新的飞跃发展周闽是一名专业航空摄像师也是一名空军后代受他父亲影响从小

2022.11.14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

活动聚焦

第五届全国国防教育竞技大赛 2022年征兵宣传专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