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名称
退役军人事务与军民融合研究中心(中文)
Research Center for Veterans Affairs and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
二、中心性质
中心成立于2016年年底。
中心是隶属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按照清华大学及社科学院相关管理规定和中心管理章程开展运作。中心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及社会学系为重要学术依托。
三、使命与定位
中心秉承关注中国转型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重大挑战提供新理论与解决方案的传统,依托社会科学学院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丰厚学科基础,开启中国退役军人事务与军民融合这一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成为引领相关领域内基础理论、政策研究与咨询服务的具有清华优势的核心学术机构与智库。中心也致力于推动相关成果的社会应用,推动中国退役军人事务、教育培训暨军民融合的发展。
四、研究方向与主要科研计划
主要科研计划:
1、退役军人事务暨军民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
2、“退役军人社会创业:理论、案例与政策”专项研究。
3、军旅企业管理与文化专著、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4、退役军人及相关军民融合高端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开发。
5、“中国退役军人事务暨军民融合论坛”(年度)系列,已举办3届及云南专场,规模350-500人。
6、“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沙龙”(不定期)系列的组织与实施,已实施3年,辐射与面向(但不限于)北京市2万余名自主择业干部。
7、“北京市千名创业导师培育工程项目研习会”系列,已举办3期。
8、参与发起举办“中国国防教育发展论坛”(年度)系列,规模350-500人。
五、社会责任
我国每年新增大量退役军人,其再社会化、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促进,以及围绕退役军人事务的军民融合,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无数引人入胜却又亟待回答的问题。这亦是时代赋予中心的责任,伟大祖国寄予中心的厚望。我们有信心与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共同承担此重责,不辜负祖国的厚望。
六、项目与研究成果
1,2014年,国务院军转办“中国特色退役军人培育培训保障体系研究”项目。
2,2015年,民政部 “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与就业促进研究”。
3,2015年,民政部优抚安置局 “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与就业促进研究(后续)”。
4,2016-2018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机关干部胜任能力研究”系列项目(计4项)。
5,2018-2019年,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千名创业导师培育工程”项目系列(计2项)。
6,2018年,江苏省人社厅“中美退役军官常态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
7,2015年,水木军华“中国退役军人再社会化再就业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8,2019年,云南云福“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双核能力研究”。
9,2016年起,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退役军人事务与军民融合研究基金”(长研)项目,旨在将中心建设成为具有清华核心优势的智库。
相关培训项目:
另中心负责人及研究团队曾主持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市军转办等委托的近30余项涉军或涉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的教育培训项目。其中2014-2018年,主持北京市军转办“北京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与创业素养提升研修班”项目系列(计18项,共计4000人左右)
七、中心组织机构与负责人
中心下设:学术与项目研究部、办公室,以及相关退役军人事务与军民融合智库。
中心负责人:主任:高亮华。
八、办公地址与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清华大学双清大厦2号楼14层研究中心办公室
清华大学明斋233房间
联系电话:(010-)62788680
致谢
中心负责人高亮华教授携全体同仁感谢社会各界关注,真心期待你的支持与帮助。如您欲进一步了解中心情况,请扫码关注中心公众号。
(中国国防教育发展论坛秘书处 供稿)